智创净虞—农用柴油车CO-SCR智能脱硝发电技术

数媒竞赛获奖作品信息及简介
作品名称智创净虞—农用柴油车CO-SCR智能脱硝发电技术
作品分类乡村振兴
参赛院校安徽理工大学
指导老师庞冬冬、任翔
团队成员倪宗裕、毕然、吴长兴、王玺、赵燕霞
奖项等级国赛一等奖
竞赛年份2024

1. 项目简介。“节能减排”是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重大科技和民生工程。大气环境治理装备研制与产业化是“节能减排”标志性成果。为解决农用柴油车尾气难以净化、肆意排放等污染问题,团队依托学校国家联合工程研究中心,研发农用柴油车CO-SCR智能脱硝发电技术及其系统,解决农用柴油车尾气安全性低效率差、耗能成本高及排放二次污染的痛点问题。据住建部前瞻数据统计2022年车辆尾气治理市场规模达252亿元,“十四五”减污降碳环境治理战略规划延续项目蓬勃发展态势,前景广阔。相关核心技术共申请发明专利5项、实用新型专利3项、登记软件著作权3项,发表SCI一区和北大核心期刊论文各1篇;取得余安村等地农用柴油车的试用证明和技术实用性证明。 2. 技术原理。基于“十六边凹坑式水冷超声强化温差发电”技术,结合CO-SCR脱硝降噪装置,研发了一种超声强化尾气温差发电脱硝降噪系统,辅以智能尾气监测及离网式互补控制系统,智能调控单元模块,有效降解尾气中NOx、CO和噪音等。相比传统净气装备集约化程度提高、耗能降低,尾气处理可达国六排放标准。经一级科技查新机构科技查新:项目核心技术国内未见相关文献报道。 3. 技术关键。①研发了“超声强化+凹坑水冷+多边散热”协同温差发电技术。采用超声强化对流换热,液体传热系数提至28.6h(KW/m2k),性能提高93.7%,结合16边形凹坑水冷和热电材料差异,强化发电效率。②设计5Cu-3Fe/γ-Al2O3催化CO-SCR脱硝降噪技术系统。针对净气二次污染难题,基于CO-SCR技术,提高尾气净化效率消除二次污染;结合蜂窝陶瓷载体,实现脱硝降噪协同增效。③开发智能尾气监控系统。基于电化学反应原理,实时监测NOx、CO等浓度参数。 4. 作品的科学性。针对传统汽车尾气处理发电效率低、低温活性差、NH3二次污染典型问题,根据《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(中国第六阶段)》(GB 18352.6—2016)及《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(中国第六阶段)》(GB 17691—2018)的基本规定,遵循安全化、高效化设计理念,设计研发了“基于尾气温差发电的脱硝降噪系统”。包含尾气温差发电单元、尾气脱硝降噪单元及智能检测与控制单元。 5. 作品的创新点: (1)自主研发十六边超声波强化尾气温差发电装置,实现高效换热安全发电:设计16边形换热装置和凹坑式循环水冷设备。基于超声波气动空化效应,结合2.8kHz、500W低频超声波和1.7MHz、500W高频率超声波,破坏水冷设备边界层,降低流动阻力,清洁装置污垢降低热阻,强化冷热段换热效率。 (2)首创5Cu-3Fe/γ-Al2O3催化剂CO-SCR脱硝降噪,减污降碳高效环保:控温器控制温度保持在450℃,实现最佳脱硝性能和CO转化率,NOx脱除率可达99.8%以上,CO转化率可达93%以上。蜂窝陶瓷作为催化剂载体的降噪消声量可高达34dB。 (3)采用Zigbee无线通信模块物联网组网,提升尾气利用实现智能监测控制:通过无线通信网络组网,实时采集尾气处理模块CO、NOx浓度和温度反馈至车内显示屏,实现对温差发电和脱硝降噪模块数据的监测控制。